成功 Success > 成功習慣
feature picture
xFrame

分散投資為何很重要?關於「風險」,理財新手必學的 3 堂課

2021-06-29 喬納森‧克雷蒙
分享
收藏
已完成
已取消

該怎樣運用你的儲蓄進行投資、滾出更多錢呢?放進股票市場?或者是用定期存款?首先,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:「沒有任何投資能夠避免所有的風險。」而所謂的「風險」,其實是一個刁鑽狡猾的概念,在開始投資以前,你必須先好好認識它:

風險觀念1:有偏向性的投資策略,將放大特定風險

投資通常可以歸納為四種類––股票、債券、現金投資、硬資產 (Hard Assets;譯註:硬資產是指切實存在的、具有一定耐久性、不易消滅的、受自然週期或經濟週期影響較少的資產種類)。至於你應該如何在這四種類別中配置你的投資,就要看你的理財目標、投資期限、風險承受力而定。

延伸閱讀:零股盤中交易怎麼買?何時買?手續費多少?小資族投資必知 5 件事

人們在投資時就是要面對這些選項,然後做出孤注一擲的抉擇。有些人會說,「我可不想蒙受損失,所以我選擇貨幣市場基金」。另外一些人會說,「我想要有最高的報酬,所以我買股票」。

但這類有偏向性的投資策略,有時卻會讓你陷入嚴重的財務險境。因為如果事情產生了偏差,你也會讓自己暴露在個別投資的特定險境之中。

當然,你也可以採用「分散投資」的方式來降低風險,這個作法有三項好處:首先,可以減低價格波動的影響,因為某些股票價格下降,可以用另外一些股票價格上升來抵銷。其次,分散投資也可以避免因為一、兩家公司價值崩盤,使得你的投資全化為泡影。最後,廣泛的分散投資,也可以降低你的投資報酬可能會下跌成低於市場平均值的風險。對大多數的人而言,最容易也最便宜的分散投資標的就是共同基金和指數型股票基金(Exchange-Traded Index Funds)。

風險觀念2:避開股票投資,就不會財富縮水?別忘了「通貨膨脹」的隱形威脅

有些人擔心股市報酬欠佳或市場停頓,而避開投資股票,轉為投資債券或者進行現金投資。但如果你把所有的資本都放進債券或現金投資,也會有其特定的風險。股票是有可能在短期內碰到價值下跌的狀況,但從長期來說,還是會有可觀的報酬。相形之下,債券和現金投資在短期內有報酬穩定的優勢,但它們卻沒有辦法提供你達成最終理財目標之所需––而且也會讓你任由通貨膨脹宰割。

事實上,市場崩盤通常都會成為引人注目的報紙頭條新聞,但通貨膨脹才是理財的真正殺手。

1970 年代時,通貨膨脹就帶來大災難,每年高達 7.4%,結果十年之間,一塊美元的價值縮水為 49 分錢。就算是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通貨膨脹也會帶來麻煩。假定你的債券年收益是 5%,貨幣市場的投資收益是 3%,這些看起來是相當合理的投資報酬──但除非通貨膨脹率只維持在 3% 上下,否則的話,你的投資就等於沒賺到錢或者只能賺一點點。

這就是在擁有股票的同時,也應該擁有一些硬資產的主要原因。

利用債券及現金投資做為股市下跌時的保護,利用硬資產來應對無法預期的通貨膨脹,然後運用股票來獲得長期報酬。這種策略也許無法為你贏得最大的利益,但卻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你的投資風險,而風險是值得我們在投資時慎加注意的事。我們無法確知不同的財務市場會如何變動,但我們卻可以控制自己究竟能夠、或願意承擔多少風險。

延伸閱讀:留意3大隱形成本, 有效提升投資效益

風險觀念3:把投資區分為「穩妥」與「生利」兩種,讓自己有心理準備

有些投資者執著於像是債券以及特別股(Preferred Stock),這種可以產生固定收入的投資。另外有些人會喜歡具有收益潛力,以及收益下降時有保護機制的投資或策略。還有些人傾向於選擇那種看起來會有高報酬,而且也安全穩妥的投資,例如房地產、避險基金、私人公司、私人貸款⋯⋯。我們會覺得這類投資安全穩當,是因為它們不像股票、債券、以及其他類型在市場上的交易證券,每天都會有價格變動。

只不過事實上,只要這類投資有提供高報酬的可能,就一定會有高風險,我們也許無法看到其價值每日都在下跌,但卻有可能一覺醒來,突然發現自己的投資已經少了一大塊。

我的建議是:對前述的這些選項要提高警覺,盡可能專注於那種低成本又不複雜的共同基金或指數基金,以符合自己理財期待的心情去做投資。

舉例來說,你可以在心理上把自己的投資區分為「穩妥」及「生利」兩類,然後根據自己對理財的期待去做分配,把用來「生利」的錢放進股票基金以及風險較高的債券基金,在心理上也要做好過程中價格可能大幅波動,但最終將有可觀獲利的準備。

與此同時,把那些「穩妥」的錢放進較為保守的投資中,一方面明白這部分不太可能有很高的報酬,一方面也知道這些錢不會蒙受太大的風險。

如此一來,當市場飆升時,你就可以享受瘋狂獲利的樂趣,而在市場下跌時,你也會因為知道自己另外還有穩當的投資而不致驚惶失措。

理財小撇步
樂金文化

(本文出自《當代財經大師的理財通識課》,樂金文化出版)

繼續閱讀 理財
相關文章

當代財經大師的理財通識課

商業 Business > 數位轉型
feature picture
連啓佑提供

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?告別零點擊焦慮,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

2025-09-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
分享
收藏
已完成
已取消

Google 在 5 月宣布,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、40 多種語言推出。AI 搜尋,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。

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,對用戶方便,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: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,用戶也未必會點擊,因為答案已經「被看過」了。

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,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,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。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,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?與其焦慮,不如立刻行動。

專家解方:3 步驟,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

為此,《經理人》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,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,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《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》線上課。這套方法的精髓,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,透過 3 個核心步驟,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:

1. 建立結構化內容 (Structured Data):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。

2. 累積品牌信任度: 透過專家引述、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,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。

3.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: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,快速調整策略,持續優化能見度。

延伸閱讀: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!3 策略,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

這場挑戰的關鍵,是從追求「關鍵字排名」進化到「能見度排名」的思維轉換,而這正是《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》的設計初衷。

從策略到實戰,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

涂貴婷製圖

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,更提供實戰步驟,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:

  • 顧問級工具: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,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。
  • 實戰框架: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,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。
  • 案例實作: 透過練習,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。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,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。

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,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。對台灣品牌來說,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,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,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。

與其害怕流量下滑,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(AI Optimization) 策略,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。

資料來源:《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》blog.google

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
相關文章
會員專區

使用會員功能前,請先登入

  •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,一次提升領導力
  •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、名人金句抽籤
  • 收藏文章、追蹤作者,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
  • 定向學習!20 大關鍵字,開放自選、訂閱
  • 解鎖下載專區!10+ 會員專刊一次載
追蹤我們